看以下因素,哪一個會令樓價颷升:
(a) 全中國13億人都很窮。
(b) 全中國13億人,每人擁有1萬元。
...
(c) 當中只有1位富翁,個人擁有13萬億。
(d) 當中有1萬位富翁,每人擁有13億。
(e) 當中有10萬位富翁,每人擁有1.3億。
...
(f) 當中有20萬位富翁,每人擁有1.3億。
可以看見,樓價颷升的原因,是財富過度集中在少數人手裡,即所謂貧富懸殊。當國內愈來愈多富翁,香港的樓價怎可能跌?除非香港已經變為不能宜居的城市。
看以下因素,哪一個會令樓價颷升:
(a) 全中國13億人都很窮。
(b) 全中國13億人,每人擁有1萬元。
...
(c) 當中只有1位富翁,個人擁有13萬億。
(d) 當中有1萬位富翁,每人擁有13億。
(e) 當中有10萬位富翁,每人擁有1.3億。
...
(f) 當中有20萬位富翁,每人擁有1.3億。
可以看見,樓價颷升的原因,是財富過度集中在少數人手裡,即所謂貧富懸殊。當國內愈來愈多富翁,香港的樓價怎可能跌?除非香港已經變為不能宜居的城市。
甚麼是民意?最準確是一人一票。
民調不能作準,不可信。尤其是有關政治取向的民調,通過甚麼抽樣、如何設計問卷,很多時其結果都是大跌眼鏡,且看英美過去一年的經驗。
傳媒立場先行,不可信。就算英美的傳媒也不可信。
至於僅得6萬多人參與的網上選舉,相信全部都是中堅份子。"晒了冷"之餘,更顯得沒有代表性。
那麽,網上28萬like 或30萬follow,我相信有一定程度的代表性。這個數字值得參考,但未能反映老人票。
造勢晚會,人數不算太多。對參與的人來說,是集體記憶。
小圈子選舉,除了反映社會各界別(精英)的意見,未能完全反映普通市民的意見,即使300+都不能這樣說。
那麼,如何反映民意呢?當然是一人一票選特首吧。經過今次選舉,香港人應該明白到,只要通過中央信任這一關,誰人參選都沒有問題。愛國愛港不在話下,管治能力和港人擁護已有一人一票肯定了。猶如市民打分,中央亦打分,此乃一國兩制下無可避免的選舉模式。
林鄭政綱有一重點,便是要成立一個檢視土地來源的專責小組,包括各界及專業人士。視乎規模大小,最好是包括關注輪候公屋、關注劏房户的人士,當然亦包括環保人士。由於代議的立法會不停空轉,此專責小組可被視之為行政主導的另類市民會議,以期持份者能直接面對面討論、尋求共識,並着手解決社會關切的問題。
雖然反對派認為CY有"語言偽術”,但我認為他的表達能力(包括英文)都是高超的。
RTHK:“行政長官梁振英出發到海南出席亞洲博鰲論壇前,在機場回應記者提問。
梁振英說,中央對特區行政長官的要求及態度是十分清楚,行政長官獲中央額外授權,較其他官員的要求有所不同是合理的,各方面要求亦較嚴格。
梁振英指出,作為行政長官,不應只有良好願景,還要有具體理念。他解釋指出,希望各人住得好屬於願景,入住公營及私營房屋的比例多少屬理念。
梁振英說,政策就是如何做到、要定時間表、地從何來,如何達致有六成人住公屋等。至於行政長官本人的執行力,就是第五個層次的問題。
梁振英認為,不可只停留在最高境界、即願景的層次。他舉例說,一如每年過年時說「恭嘉發財」一樣,質疑是否多說此話,就等於口袋內會多了些錢。
他又說,選舉要視乎哪位候選人可以交到功課,令香港房屋問題得以逐步解決,投票要求,亦不應只看民望。
梁振英說,5年前特首選舉時情況都不是這樣,當時他的民望最高,但泛民選委卻無全數投票給他,他認為泛民應解釋。”
自古以來,兩大陣營找到一位共同領袖的機會差不多等於零(包括自稱有此能力的鬍鬚曾),根本不存在一下子做到所謂團結社會或是修補關係的可能性。反之,兩大陣營應通過談判來協商(就如兩國進行談判),以減少雙方的怨氣,逐步地增加雙方的共識。
大多數人會以直覺看電視辯論。第二部分OK。第一部分被兩個男人圍攻,老實說,都幾慘。自己答了問题,兩個男人隨即捉字蚤,上綱上線,玩空洞語言遊戲,而大會卻不准許她作回應。例如:林鄭說出心底裡話,她不接受前AO同事幫手,以免多年飯局朋友撕裂,胡官竟然說她的回應"無謂",台下反對派掌聲如雷。我看在眼裡,胡官有冇明星級為他站台呢?只說做到特首便會有各路人馬輔助,這是甚麼的道理?難得反對派為反而反,報以掌聲。林鄭捱攻,不時吞口水,但總算她硬淨,捱過了一小時。識看的認為她有超乎常人的本領,反對的卻整晚"樂在其中"。世態炎凉,莫過於此,遑論團結社會。過了昨晚,我更加覺得林鄭是有擔當的領袖。她以前無求敢言,如今有求,要經選舉洗禮,非她所習慣。正如她說,學會謙卑。希望未來日子會更暢順。未來數天應有足夠時間消化這段日子的起與跌,讓選委作出最終選擇。
網上選舉只得6萬多票,應被視為反對派網上活躍的一群。
林鄭網頁雖然不停地累積嬲嬲,聞說是數以萬計。但若仔細看,單一帖文在同一時間,其實只有數千嬲嬲。因此,有理由相信,網上活躍打手,來來去去都是這一群活躍網民。
此外,為建立良好民主素養,任何參選人都不應鼓勵網上欺凌。
今晚選舉論壇林鄭被兩人夾攻。主持人謝志峰抽了大概20题,好像大概18位题問人都是來自反對派!提問內容的針對性不在話下,就連回應的次序多數都是先要她回答,然後兩人隨後夾攻,大會卻不准許她回應。幸好在下一環節裡,她在解釋政策時搶回不少分。胡官鎅票,可能會影響曾俊華的票數。曾俊華4年多跟CY共事,但不接受CY的领導,hea住來做。其實對於今天的民怨,建制輿情認為他作為財爺亦須承擔部分責任,反對派卻如獲至寶。一直以來,中央及建制派對他不信任。今晚論壇無法扭轉局勢,除非這星期有甚麼醜聞出現,否則大局已定。
就行政長官競選辯論,有以下分析:
曾俊華的辯才比想像中好,他的賣點本來是包容,但在辯論期間有失君子之風。他主場,熄了林鄭支咪。林鄭主埸,停他發言(不是熄咪),他發脾氣,叫林鄭講晒佢。此外,他不太熟書。
胡官重覆近期論點,了無新意。他說林鄭處理故宮項目違反了法律,而林鄭回應,政府是根據相關法例行事。事實上,有關司法覆核仍有待法院處理,胡官之說,實在是言之過早,有僭越司法之嫌。此外,當林鄭要求他就另一指控提出證據時,他竟然說只是道聽途說!
林鄭熟書,有目共睹。其餘兩人攻擊她,她處之泰然,孰是孰非,自有公論,不需爭辯。有兩點值得一提。(1)她是性情中人,公開說當主流意見令她無法再做行政長官時,她會辭職。這句說話可圈可點,顯示她不戀棧權力(她根本没想過參選)之餘,民調有高有低,不可盡信。再者,下次選舉已是5年之後,而立法會選舉則是3年半之後。(2) 她指曾俊華推行 0-1-1計劃,打擊公務員士氣。坊間找出她的政綱亦有提及她於1998年推行相似計劃。事實上,1998年香港以至世界經歷了金融風暴,經濟蕭條,而現今庫房水浸,實在是橙與蘋果之比。
一直以來,反對派不以現實角度看社會,往往一廂情願,錯估形勢。前陣子說CY失寵,現在CY榮升國家領導人,便說此乃虚銜。是否不懂國家體制,或是故弄玄虚呢?
今早李華明在香港電台,指出各類民調各說不一。
現今社會,立場先行,不可盡信,包括:傳媒、民調、政客、學者權威,以及無日無之的所謂秘聞/謠言(雜誌、互聯網)。
長期以來,反對派帶領民眾發洩情緒,不斷炒作,未及澄清,又另起炒作。如是者,不停地制造話題,以團結群眾。事實上,物極必反,這樣做反而曲線地團結了建制陣營。最後,兩派互相指駡,社會撕裂。
且看昂山素姬如何團結國民?她無私奉獻,多年來犧牲了個人自由及家庭幸福。儘管如此,她沉著應對,接受了"代住先",使緬甸的民主向前邁出了一大步。
如何看待謠言?近日有兩宗報道:(1) 北韓暗殺;(2) 選委投票驗指紋。
這些報道/謠言很是弔詭。前者是否一定是北韓所為呢?有評論認為,北韓頂得住外來壓力,假若嫁禍之說成立,則北韓須面對內部作反的陰霾。後者是誰傳出來的謠言?這個謠言是把雙刃劍,有損中央名聲,但亦可有震懾作用。
無論如何,謠言傳播的速度往往比真理快百倍,而市民大眾來不及了解或澄清,社會上已經有其他謠言在傳播了。
曾俊華:對特首標準有別司長是必然,不覺有特別含意。
這是很有趣的隔空溝通。中央一早已暗示不信任他,例如遲遲未批准他的請辭。他早前說已當了多年司長,難道中央不信任他。中央於是回應,當了多年司長又如何,現在是選特首,要有更高標準。若不是講林鄭,這個回應必然是衝着他而來,再補一句,即使贏了,中央亦有權不作委任。
正如國內的達人秀,選委打了分,中央亦打分;亦正如美國總統不簽署兩院已通過的法案一樣。繼831決定、佔中、港獨宣誓以及人大主動釋法之後,相信中央已對任何所謂憲制危機都處之泰然。畢竟深圳亦會很快超越香港了。假使真的來個不作委任的決定,那麼831決定或是將來的甚麼決定也會顯得次要了。原來,不作委任才是終極的實權。